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荷蘭薩克斯風大師 包恩坎普Arno Bornkamp首度訪台

(圖/公關照)
2014.04.23

1959年出生的荷蘭阿諾・包恩坎普,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薩克斯風演大師之一,任教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在歐洲享有盛譽。今年適逢薩克斯風發明者阿道夫・薩克斯(Antoine-Joseph Sax)出生200週年,全球各地的薩克斯風愛好者都發起了許多慶祝活動,因此新象特別邀請包恩坎普首度訪台演出,於明天(424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獨奏會,演出兩百年來薩克斯風的經典與創新曲目,也邀請目前仍在阿姆斯特丹向包恩坎普學習的台灣薩克斯風演奏家吳文欽,與老師在音樂會上共同演出。

包恩坎普曾獲獎無數,其中最重要的包括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銀冠獎,以及荷蘭教育部頒發的荷蘭音樂獎等。1982年包恩坎普於羅馬首度登台獨奏,演出伊貝爾的室內小協奏曲,迄今他與全世界各大交響樂團已合作超過250場,包括大多數寫給薩克斯風的重要作品,以及為他創作的協奏曲,如荷蘭前衛作曲家雅克伯・維德輝斯的作品《塔拉哈奇協奏曲》。1996年夏天,與伊沃・揚森在阿姆斯特丹王子運河舉行的水上音樂會,吸引一萬五千名觀眾。2009年,包恩坎普演出三首新的作品,包括瑞士作曲家法蘭克・馬汀的《三首舞曲》(原作給雙簧管),以及荷蘭作曲家喬伊・盧肯、阿根廷裔荷蘭作曲家卡羅斯・米湘的兩首薩克斯風協奏曲。包恩坎普也相當喜愛室內樂,他與鋼琴家伊沃・揚森長期合作,也是成軍已逾三十年的頂尖薩克斯風四重奏團Aurelia Saxophone Quartet的成員之一。
1990年起,包恩坎普與各大唱片公司錄製了許多專輯,並獲得國際的高度肯定,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Ottavo唱片公司合作的三張專輯計畫《歷史視野的古典薩克斯風》,涵蓋薩克斯風發展史上的三個重要時期:1850年前後寫給薩克斯風發明人阿道夫・薩克斯的作品、20世紀初期的印象派音樂與和2030年代的柏林。

這次的音樂會曲目從薩克斯風草創時期到當代全新創作樂曲,其中德美斯曼(Jules Demersseman)的原創主題幻想曲(Fantaisie sur un Thème original)是薩克斯風最早的代表作之一,長笛家德美斯曼是薩克斯風發明人阿道夫・薩克斯的好友,為這個新樂器寫下第一批的創作樂曲;而法國作曲家施密特(Florent Schmitt)於1918年創作的《傳奇》(Légende),也被視為古典薩克斯風的重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本為美國第一位女性薩克斯風演奏家艾莉莎・霍爾(Elisa Hall)委託創作;189468日捷克作曲家和鋼琴家舒霍夫(Erwin Schulhoff)出生於布拉格的猶太家庭,他的早熟且成功音樂生涯與多舛的命運形成強烈的對比,於1941年過世在納粹集中營,他是最早開始擁抱爵士樂的歐洲作曲家之一,1930年寫下《熱奏鳴曲》(Hot Sonate),以英文字「Hot」代表爵士樂,包恩坎普曾經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圖書館館藏找到了《熱奏鳴曲》的一份手稿,因此他的演出與已出版的樂譜版本稍顯不同,為呈現作曲家的第一手的理念原貌;西班牙青年作曲家貝阿茲(Santiago Baez)於1982年出生在科爾多瓦,包恩坎普委託他創作《阿萊城幻想曲協奏曲》(L’Arlésienne Fantasy Concert),取材自比才(Georges Bizet)的阿萊城姑娘組曲,曾由包恩坎普與貝阿茲在2012年在蘇格蘭的世界薩克斯風年會上首度發表,受到熱烈的迴響;阿根廷探戈大師皮耶佐拉(Astor Piazzolla)的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Cuatro Estaciones Porteñas),與韋瓦第的四季協奏曲相互呼應,在包[恩坎普首度訪台的音樂會上,將由包恩坎普演奏高音薩克斯風(Soprano Saxophone)、吳文欽演奏上低音薩克斯風(Baritone Saxophone),搭配台灣鋼琴吳思慧的三重奏組合。


今年首度訪台的包恩坎普,停留在台灣的時間,除了明天的獨奏會之外,也將舉辦兩場薩克斯風大師班,分別於425日(星期五)18:00在復興南路一段的功學社專門家中心、426日(星期六)14:00在南京東路四段的YAMAHA音樂家服務中心舉辦,憑音樂會演出票券即可免費入場,機會非常難得;音樂會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活動詳情請洽主辦單位新象:02-2577-2568

0 意見:

張貼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