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身體學習,反覆鍛鍊與生俱來最寶貴的探索力、創造力與想像力,自然能在競爭多元的世代裡,發現獨特的自我價值。(圖/雲門教室提供) |
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也發現,從小在雲門教室動身體的孩子,由於自小就累積著自我覺察能力,等到國小高年級後,在美感以及運動方面都明顯表現出色,「出色不代表一定是成績好,而是自然而然就能感受,表達的能力。」
一個人的創造、思考及想像力,是需要由體制內外的教育,完整獲得,孩子就像水,沒有被定型,透過「生活律動」,讓身體去觸及生活的一切美好,在學習過程中,將「動身體」與「思考」連結在一起。像是先從手碰觸自己的頭髮,脖子,衣服……開始,一邊觸摸要一邊試著記憶,再跟大家分享觸摸過程印象最深刻的「感覺」。
觸覺的能量是可以向外延伸的,撫摸教室的鏡子,地板,牆壁……,甚至也可以邀請爸爸媽媽一起感受,重新啟動與生俱來,卻遺忘的敏銳能力,探索環境,再次認識自己。
另一位雲門教室資深老師林怡君表示,「看似只是簡單的觸碰,而這種觸摸及思考正好跳脫制式的對錯評比,只是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有的人覺得頭髮很粗,但有人覺得很細,甚至有人還會特別留意眼窩的皮膚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這些都是覺察的累積,慢慢的,累積越多的經驗,會更能夠發現當中差異,觀察力與思考力會越來越敏銳,表達能力也在無形之中獲得充分練習。」
喜歡動身體,擁有覺察能力的孩子,發揮個人特質的空間比較大,也更願意用開闊的態度與眼界,看待生活中無法避免的種種挑戰。念書很重要,也別推開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的機會。藉由身體學習,反覆鍛鍊與生俱來最寶貴的探索力、創造力與想像力,自然能在競爭多元的世代裡,發現獨特的自我價值。
=更多詳請請上雲門教室: https://goo.gl/sx2Ap3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