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再好吃也要健康!邰智源懷疑自己「病得不輕」?

2025.07.15

被封為「全台最懂吃的男人」的邰智源,不只私藏美食無數,還曾出過食譜書,是名副其實的老饕代表。但這回他不談美食,搖身一變擔綱肥胖症衛教大使,與台灣肥胖醫學會合體發聲,喊話民眾應正視肥胖症,若BMI≧27,應盡速諮詢專業醫師。

根據國健署定義,BMI大於等於24為過重,大於等於27則為肥胖。除BMI以外,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要小心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

邰智源也在衛教記者會上表示,以前以為體重管理就是少吃點美食、多走幾步路,靠意志力戰勝體脂肪,看醫師用藥是偷吃步的作法。擔任衛教大使後才知道,原來肥胖症成因複雜,即使是自己的身體也無法自由控制,呼籲大家「有困難找醫師就對了」。

邰智源自曝曾吃到罪惡感爆棚!擔心自己「病得不輕」
醫:減重不是只靠意志力,食慾、脂肪不可控
「愛吃是本能,控制體態才是修行!」邰智源分享,為了能放心享受美食,他其實很自律,健身、肌力訓練樣樣來。但他也坦言,「只要一不小心放縱吃太好,反而更難收回食慾,越壓抑越想吃」,搞到自己吃得超有罪惡感。而且中年過後,自己跟身邊不少朋友都覺得「肚子的肉好難瘦」,即使逼自己運動,體態還是容易趨向「穩重」。邰智源也在記者會上憂心詢問醫師,「這樣是不是病得不輕?」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大家常以為減重是靠意志力,減不下來都是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自制。然而肥胖症成因複雜,壓力、基因、荷爾蒙等都可能造成肥胖,身體的食慾、脂肪堆積的位置其實都不是可以憑意志力自由控制的,長期下來恐增加三高、心血管疾病的等多種健康風險。

醫師進一步說明,人體腸道中會分泌一種荷爾蒙稱為「腸泌素」,在餐後負責向大腦傳送「飽」的訊號來抑制食慾。當腸泌素作用下降,大腦無法順利接受到飽的訊號,便有可能不小心吃太多  。而腰腹部肥胖的困擾則是和脂肪異位堆積在內臟有關,容易增加代謝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邰智源首次擔任肥胖症衛教大使 喊話民眾減不下來別再硬撐!
籲BMI≧27應就醫找出健康處方
雖然邰智源自認身體還算健康,但他還是不敢大意,現場預約了醫師的門診諮詢。也以衛教大使的身分,呼籲所有和他一樣有疑慮的民眾,不要迷信「意志力」,也不要將就醫視為「走捷徑、偷吃步」。

林文元醫師表示,肥胖醫學會盼與邰智源一起推廣肥胖症的疾病意識,提醒民眾肥胖症成因複雜,像是食慾、脂肪堆積可能都無法自己控制,因此若BMI≧27,應盡速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助。

台灣肥胖醫學會也釋出最新衛教廣告,邀請邰智源在廣告中化身肥胖指揮官,用幽默方式點出肥胖的多種成因。邰智源也向大眾喊話,享受人生的前提一定是顧好健康,應該正視肥胖症,減不下來不要只覺得自己有問題,必要時也別再硬撐,應盡速諮詢專業醫師,「找醫生才是真正對身體負責任的作法」!

衛教大使邰智源FB貼文分享:https://bit.ly/3Tocy5u
衛教大使邰智源IG貼文分享:https://bit.ly/4lyaqUB
台灣肥胖醫學會-YouTube衛教廣告:https://bit.ly/45Uv9xA
台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城市地圖:https://bit.ly/400aqom

(圖:公關提供)

 

0 意見:

張貼留言

<< >>